Page 35 - 軒尼詩道官立小學(2019-2020 校刊第一期)
P. 35
校友分享
軒小創校七十載,培育了不少精英,以下這些同學仍在中學就讀或剛離開母校,且看看他們的心聲。
姓名:何樂情 畢業年份:2016
升讀中學:嘉諾撒聖方濟各書院
今年我升讀中四,開始了高中的生活。所學習的知識會更深奧,會遇到更多的難關。但因在軒小
學到積極的自主學習態度,透過不同的媒介獲取知識,讓我能更好的適應新的學習模式。
在軒小學到的不只是學科上的,更讓我在生活上學會面對人生的低潮,在低谷時逆境自強,充分
發揮自己的潛能。
感謝軒小教導我這些人生的道理,擔當著我的拐扙,在我的人生道路上,支撐著我。
姓名:范景禧 畢業年份:2018
升讀中學:皇仁書院
光陰似箭,不知不覺已經升上中二了,弟弟也升讀小學五年級了,小學的畢業典禮彷彿是昨天的
事。 我在六年的小學生活都過得很精彩,這要感謝軒小這個大家庭、各位老師、各位工友,還有許多
許多……特別要多謝曾經教我的班主任、科任老師,不但使我學會課本上的知識,還教導我們待人接
物的態度,以及生活中的小事。我很感激所有老師的教導。
在軒小,我每一天都快快樂樂地成長。我愛軒小,這個家。
姓名:范景揚 畢業年份:2018
升讀中學:香港華仁書院
我現在升讀中二,在這短短兩年的中學生活中,我已感受到小學和中學的差別:第一,中學的科
目較小學的多,所以功課的深度與數量都相對地增加了;第二,就是測驗和考試,小學每學年有兩次
測驗和兩次考試,而中學則每一個單元都有測驗,還有在小學時,考試時要取得佳績可說是輕而易
舉、司空見慣,但在中學則比較難了。
回顧小學時的生活,確實多姿多彩。我想感謝母校以及師長的教導,若沒有軒小,則沒有今天的
我。我愛軒小,多謝軒小。
姓名:李澄 畢業年份:2019
升讀中學:拔萃女書院
轉眼間,我已經踏入中學生活數個月了,很快便發現小學和中學的生活非常不一樣。科目、課業增
加了,球隊的練習時間也增長了。因此我要懂得管理時間,在學習跟課外活動之間取得平衡。幸好我在
軒小的六年當中學到很多道理,現在可以幫助我解決不少問題,助我適應中學的生活,吸收新知識。
我時常都會回想起小學的快樂時光。開學時,我曾回到軒小探望老師和朋友,很多老師都願意跟我
們談天,特別感謝莊春霞老師和林翠芬主任很關心和支持我,令我上學更有信心。同時,感謝葉清萍老
師多年在排球隊的教導。
沒有軒小六年的教育就沒有今天的我。多謝軒小!
姓名:梁天晴 畢業年份:2019
升讀中學:庇理羅士女子中學
轉眼間,我離開母校四個多月了,每當我穿起新的校服時,總會想起陪伴我六年的老師、同學。
在這六年來,軒小一直陪伴我左右,關懷我,讓我在這個家裏感到溫暖,發現自己並不孤單。
還記得我和同學們一起認真地上課,一起盡情地打乒乓球和籃球,一起結伴回家,這也令我非常
懷念。對於每一個老師的金石良言,我也銘記於心,時刻提醒著自己。
現在中學的功課繁重,也有很多的小測和默書。幸好,在軒小各位老師悉心的栽培下,我奠定了
穩固的學習基礎,為中學做好了準備。最後,我想和母校所有師長和同學說聲「謝謝」,因為沒有你
們,就沒有今天的我!謝謝!
姓名:蘇麗雅 畢業年份:2019
升讀中學:瑪利曼中學
我由軒小升上瑪利曼中學已經兩個多月了,忙碌的中學生活令我更加懷念軒小的生活。那時我能夠
輕鬆地完成功課,參加合唱團,排練喜歡的普通話音樂劇,還有時間看金庸小說,真是開心又自由!升
中後,我有機會回軒小探望老師和話劇團的學弟和學妹,雖然時間很短,但足以令我歡喜若狂!
我的母校—軒尼詩道官立小學!某年某月某日,我希望帶著收獲的喜悅與您一同分享!為親愛
的母校,尊敬的老師,增添一份光彩! 3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