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9 - 中華基督教會扶輪中學-學生報
P. 9

5A 連騏樂


                 2016年的聖誕假期,老師推薦我參加由黃大仙民政事務處及黃大仙青年發展網絡舉辦的
            越南青年交流計劃。經過一輪面試後,我有幸被選入圍。最初我以為這次活動只是普通的考
            察交流,走走看看,做做義工,沒有什麼特別。不過很快我就改變了這個想法,是次的經歷
            真的使我獲益良多。


                 行程中,我參觀了越南河內的特色建築,實在嘆為觀止,也使我對越南的印象徹底改觀。
            漫遊在河內街頭,  看見街道兩旁的建築充滿法式的異國風情,像告訴我殖民地時期的點點滴
            滴。兩旁的建築怎麼突然又變成了「中國風」?不過,這兩種風格卻出奇地配合,沒有絲毫
            的違和感。


                 越南青年交流計劃的主要任務是到一條小村莊做義工,我們的工作是幫當地村民製作濾
            水器。我起初以為小村莊離河內市十分遙遠,至少要坐幾小時沉悶而乏味的車程,但原來我
            們要服務的小村莊與河內只是一橋之隔。雖然只是一條橋的距離,但彼此的環境、和居民的
            生活卻差之千里,令我想起中國的「城中村」, 也是如斯的景象。小村莊的房子主要由竹、  鐵
            片、布料所搭建而成,沒有可以隨意開關的窗戶,更沒有安全的大門,下起暴雨的時候,房
            子還會滲透雨水,因為村莊是建在一條河流旁邊,所以經常有蚊蟲滋生,生活素質很差。


                 隨著近年越南工業的發展,村莊上游的工廠不斷排放工業廢水,導致整條河流顏色呈墨
            綠色,河流上更不時浮着各種垃圾廢料,  有時在墨綠色的河上,  更會覆蓋了一層像彩虹的顏
            色,導師說是重金屬沉積之故。由於村莊居民的食水主要來自該條河流,所以他們只能在河
            流附近加建一個打水器,以抽出地下水來供日常生活所用。從打水器中打出來的水看似潔淨,
            但當地人示範用那些水來泡茶的時,我親眼看到透明的水竟然變成紫色!不是魔術,原來不
            是河流,連地下水也受到嚴重的重金屬的污染呢!這些水怎能飲用呢?我們的工作是幫當地
            人製作濾水器,但由於資金有限,濾水器其實是很簡陋的,只採用一些沙石來製作,就像我
            們科學堂上做的實驗般,能否過濾到重金屬?我沒有去考究,其實我看到這水的顏色,就算
            過濾了,我也不會喝,可是村民們卻沒有選擇。


                 經過這次旅程,我有了深刻的反省。在香港,物質生活富庶,但往往仍有很多人不知足,
            結果使得生活不開心。而越南的村民,他們要求不多,只要房子安全,食水潔淨就已經足夠。
            即使他們生活在如此惡劣環境,他們仍然能笑着面對,努力生活。







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當地村民的居住環境十分惡劣。                 從打水器打出來的水十分混濁。                  當地新建的房子很有特色。


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
   4   5   6   7   8   9   10   11   12   13   1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