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 - 陳瑞祺(喇沙)小學-校訊彩橋(2018)
P. 12
香港 特別 行政 區主 辦
「價 值觀 教育 學習 交流 團」
T
o
E
The Study our f alues ducation
V
20 l8 年2 月2 5日 -3 月2 日
東京 To ky o
劉德昌老師
每次到訪日本,心情都比到其他地方輕鬆,因為不
用顧慮安全、衛生及言語不通的問題,絕大部分的日本人
都十分有禮,熱心助人,為何日本人會有這些優良的特質
呢?長久以來,自己亦希望能到日本的學校參觀。在香
港教育局和中國駐日本外交部人員悉心安排下,我獲得
一次難得的機會,有幸參加這個交流團,了解一下日本
的社會氛圍及道德科如何推行。
經過多天的參觀後,我發現日本人做事非常細心和
認真。此外,他們非常重視「和」的精神:內心經常為
他人設想,希望「別人生活得更好」。市面各處雖然沒
有垃圾桶,但非常清潔,因為日本人會把垃圾帶回家後作
分類回收;地鐵即使非常擠迫,但卻十分寧靜,沒有人會高聲談話及使用電話交談。
我參觀了一間小學,發現校內工友為數不多,學生卻能主動清潔校園,令校園每個角落都非
常整潔,地上連一點兒的垃圾也找不到,洗手間好像全新一樣,地上連水漬也沒有。學生上課態度
非常認真,老師不用花精力管理秩序,也不用大聲說話。每到校園各處,均發現學生十分有禮,他
們會微微低頭,然後向別人鞠躬。當天我走進其中一間課室和學生一同用膳,發現他們很有秩序,
而且毫不浪費,他們會把整條多春魚吃光,包括魚頭和魚骨也吃掉,碗碟上連一粒米也不會剩下。
我亦參觀了兩間中學(一間是初中,一間是高中),發現學生除了非常有禮外,還非常自
律,所有活動搬任何物件(包括椅子和桌子)均由學生負責,秩序非常良好。校園各處均貼有鼓勵
自己和同學的說話。道德科亦設有特定的課本,內容非常充實,能讓學生有所依循及激發學生多思
考人生,從而找到出路。
道德教育其實是培育學生的內心發展,好讓他們能多為別人著想,以及將來遇到任何問題
時,能懂得採取最好的方法面對。
綜觀整個旅程,我很慶幸能與不同的人士直接交流,擴闊了自己的視野。在此衷心感謝香港
教育局、中國駐日本外交部人員以及校方,讓本人可以參加是次交流團。
讓我們一起為培育學生建立良好品格、為社會建構更美好的生活繼續努力,一同奮鬥。
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