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123 - 梁文燕紀念中學(沙田)-青苗文集
P. 123

青苗創作集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應據理力爭,堅守立場;


                    還是應彼此包容,求同存異。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B 李梓浚


             近年香港開始湧現「自由行」的後遺症,香港的梁市長呼籲港人不要未
          富先驕,包容內地同胞的不文明行為,如隨處便溺、高聲叫喊等;更斥責港
          人的「驅蝗」行動。但是,彼此包容真的能解決問題嗎?還是說:香港人還
          不夠包容嗎?
             中國有一成語叫 「 入鄉隨俗」,但現時中國大國崛起,於是港人無奈處
          處包容;由雙非闖關、不文明行為;到近年「走水貨」,推高物價,一眾升
          斗市民叫苦連天。本來,港府能據理力爭,減少自由行人數,並立法監管,
          但一眾高官一再漠視民意,結果釀成「驅蝗」。梁市長還好意思勸喻市民包
          容,把問題歸咎在百姓身上,只會釀成更多的抗爭。
             雖然,包容聽起來更理智和持平,但是,包容一詞已被包裝成妥協,往
          往衍生出很多問題,我。有時需要「擇善固執」,堅持立場。
             意大利著名科學家伽俐略指出:地球是球體,而且圍着太陽轉圈。這個
          現時小學生也知道的道理在當時被天主教教廷視為謊言,還判他坐牢。幸好
          伽俐略並沒有 「 包容」教廷的意見,反而堅持己見,即使判牢仍據理力爭。
          否則,後世人還要一段時間才知道真相。
             另外,近日的歐洲移民潮同樣因包容而禍及歐洲。西歐國家任由難民湧
          入,德國更聲稱無條件收留,是引火自焚;很多歐洲的傳媒亦開始改稱「難
          民」為「移民」,因為他們穿得光鮮,但他們到了東歐國家亦不滿,反而要
          求到西歐大國;而非信仰相同的土耳其,就是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包容,縱
          容更多中東非難民湧入,輕則打擊西歐經濟治安,重則令歐盟解體,影響全
          球經濟。
             此外,歐洲亦曾經因「包容」而被納粹德國侵佔,二戰前夕,德軍突侵
          波蘭、捷克,英法兩國竟以綏靖政策回應,簽定《慕尼黑協定》,完全無視
          邱吉爾主戰的警告,數月後,二戰爆發,張伯倫被國會趕下台。由此可見,
          包容並非一定得到最佳的結果,得悉先機的人往往是少數。假如當年英法以
          強硬姿態回應,希特拉將不能獨攬大權,情況也許會改變。
             很多人將包容定性為平衡持分者的方法,較公平和合理。但是,根據上
          文所述,據理力爭,擇善固執更為理想,尤其在一個如此反智的年代,眾多
          閒言亦可不理。



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1
   118   119   120   121   122   123   124   125   126   127   12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