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23 - 聖公會九龍灣基樂小學 周年報告
P. 23
學生支援組
學生支援組以「全校參與模式」為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童提供多元化的校本支援服務,服務
層面包括學生、家長及教師。透過本校教師、家長、學生服務團隊及校外專責人員或導師的共同
努力,期望學童得到更全面的支援。
學生支援方面,學校為成績稍遜的學生開設小組教學班,鞏固學生中文、英文及數學的學習
基礎,以增強學生對學習的信心。此外,學校亦為有特殊學習困難的學生推行「學習調適計劃」
及提供評估調適安排。上學期,學校為一年級學生開設「課後中文小樹苗班」及「課後英文小樹
苗班」,以鞏固學生的語文基礎。
家長支援方面,校本教育心理學家透過家長會議,向接受評估學生的家長講解報告內容及提
供專業建議,而校本言語治療師則運用不同的途徑,如:家長觀課、家長日、電話跟進、家居訓
練功課、學生進度報告等,與家長保持良好溝通或向家長提供訓練建議。今年,校本言語治療師
主講「如何提升子女的認讀技巧」家長講座,出席家長投入參與,認同講座內容能增加他們對有
關課題的認識,並學會輔助子女學習的方法。
教師專業發展方面,校本教育心理學家為新入職教師主講「如何及早識別和及早支援有特殊學
習困難徵狀的學生」講座,教師獲益良多;而校本言語治療師則為全體教師舉辦「如何提升學生的
認讀技巧」工作坊,讓教師進一步掌握支援學生的技巧。此外,校本言語治療師曾與中文科教師進
行協作教學,透過共同備課及試教,探討及施行提升有語障學童語言能力的策略。校本教育心理學
家及校本言語治療師亦定期與班主任及科任教師進行班別會議,與教師作跨範疇教學交流。
朋輩輔導方面,「伶俐小天使計劃」為有語障學生提供約四次言語能力提升活動。「伶俐小
天使」表現積極,實踐助人助己的精神,盡力陪伴學弟學妹練習説話,而學弟學妹亦樂意與「伶
俐小天使」一起進行活動。
本學年,學校為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開展「個別學習計劃」(IEP),並邀請有經驗的外間
機構專責人員為學生提供入班支援及個別輔導,計劃大致達到預期目標,學生進展理想。
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教育局宣布全港學校停課,原定於下學期舉行的多項課後支援小組無
法順利展開。停課期間,學校向校外機構申請免費戶口,讓有需要的學生登入「星願小王子」網
站,學習或重溫中文字形部件及結構;校本言語治療師持續錄製不同的教學影片,讓有語障的學
生獲得持續的家居訓練。為照顧學生的特殊學習需要,停課期間,「喜伴同行計劃」小組試行以
「教學影片」形式進行小組活動。復課後,課後支援小組包括:「喜伴同行計劃」小組、社交小
組、專注力小組、遊戲治療小組、藝術治療小組、中文識字班、中文讀寫小組、英文讀寫小組、
新來港學童英文班、言語治療師負責的讀寫小組等全
數改以「教學影片」或「網上實時教學」形式進行,
讓有需要學生得到持續的訓練。
展望將來,本校全體教職員繼續以「全校參與模式」
照顧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,適時檢視學校的支援政策及措
施,與學生及家長共建關愛校園。
1. 言語治療
言語治療師麥冬怡姑娘主講
2019—2020年度,本校聯同屬會聖傑靈女子中學組 「如何提升子女的認讀能力」家長講座。
成學校群,聘請麥冬怡姑娘為校本言語治療師。本校為統籌學校,獲分配80%校本言語治療服務
時間,推行「加強校本言語治療服務」,為學生、家長、教師及學校提供治療、預防及提升層面
的專業言語治療服務。
學期初,言語治療師會為校方及外間機構轉介的學生進行言語治療評估。之後,言語治療師
會分別聯絡確診語障學生的家長及班主任,讓他們了解學生的語障問題和支援方法,以達更佳的
治療效果。
2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