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age 7 - 聖公會九龍灣基樂小學 周年報告
P. 7
3. 培養學生的STEM素養
本年常識科繼續優化一至四年級STEM課內探課程,亦著意把STEM元素擴展至五及六年級。三
年來常識科已完成一至六年級的STEM課程。此外,常識科亦在課後開設「小小科學家」小組,培
養對科學有興趣的學生。從教師問卷所得,教師皆認為校本STEM教學設計能連繫日常生活,課堂
的探究活動能訓練學生科學探究和解難能力;教師也認為能提升學生在課堂的參與度及學習動
機。惟下學期因受疫情影響,在復課後不能進行小組活動及實驗,故未能全部在課堂實踐已設計
好的教學計劃。但從已教的課題中,老師認同學生能透過校本STEM教學設計提升他們學習科技的
興趣,在參與實驗時,能讓他們學習和同學協作及溝通的技巧。學生
要應用已有的科學知識、發揮創意,不斷改良,才能順利地完成製成
品,幫助他們解決生活的問題。
整體而言,有關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工作計劃大部分達標,來年
各學科恒常展開相關的校本課程。
關注項目二:培養學生成為盡責的公民
為着培養學生成為盡責的公民,各科組積極配合,共同設計跨
學科主題式活動—「基樂新人類III—好.公民」。學校舉辦一
系列活動,讓學生從體驗中學習,認識社區和關心社會,從而讓他
們了解公民的身份和責任,並思考個人與世界的關係。
一年級和二年級的學生
由老師和家長義工帶領,考
察九龍灣公園及啟德跑道公
園,透過參觀、體驗活動及
反思,瞭解社區鄰近康樂設
施,化身小小社區規劃師,
由使用者角度提出意見,關 學生虛心聆聽居民對社區的想法。
環保手作─環童LOVE BAG。 顧社區人仕的需要,實踐小小好公民的角色。
三及四年級的學生透過世界宣明會的「環童世界」
計劃—「大自然法庭」講座、小型展覽和「環童Love
Bag」減碳DIY活動,認識世界環境與他們的關係,增強
他們身為世界公民的認同感,以行動減廢。此外,他們
更動手做環保酵素和愛心DIY毛巾小熊,讓物件再生,體
現世界公民的責任。
高小學生則於本區區議員介紹社區講座後,親身走
進社區實地觀察,窺探本區的環境問題,又設計訪談活
實地考察,體驗社區設施使用者的需要。
動,了解居於本區家長的看法。
跨科組活動系列結束後,全校九成學生認為自己關
心香港,超過九成六的學生又認為自己會關心社會,
令人欣喜的是全校超過九成的學生認為自己是盡責的公
民。於學期終結前,學生於情意及社交表現評估中,
「責任感」及「承擔感」的結果亦高於香港常模。
總括而言,本年度的關注事項二:「培養學生成為
盡責的公民」完全達標。
好公民要關心社會,以行動回應,實踐責任。
6